时间:2023-03-30 10:19:41 | 浏览:1658
孩提时,在乡村有许多童年趣事,有些早已忘却,有些早已模糊,有些却魂牵梦萦,记忆犹新……
乡村的孩子,最有趣的就是拾稻穗、捉泥鳅、烤红薯了。
一、拾稻穗
夏天,天刚蒙蒙亮,母亲把我们叫醒。我和二哥搓着眼睛、伸着懒腰、打着哈欠磨磨蹭蹭起床,用毛巾抹了一把脸,扒了几口饭,提着竹篮,急匆匆地赶往田间拾稻穗了。
乡村的农民早起已是习惯,一是勤劳的本分;二是早起天凉快好劳作,农田活干得多。一到中午,夏日太阳毒辣不出农活。
走在田埂上,一眼望去,金黄色的田野,在细微的晨风下,泛着一波波金色的浪涛,好一幅乡村画卷。
我和二哥挽起裤管,赤脚踩着秸秆,向大人们抢割早稻的田间走去。之前,我拾稻穗也不知道技巧。后来,我二哥教我怎么拾稻穗。二哥说,拾稻穗既要细心观察又要手疾眼快,一看大人们要去抱稻铺子,你得紧跟其后,才能拾到稻穗。如果等大人们把稻铺子抱走后,你再慢悠悠踩过去,稻穗早被其他小伙伴拾走了。二哥又说,大人们在用禾桶打稻脱粒时,两手搂稻禾在禾桶桶板摔打时,稻草把里的稻秆枯萎或折断的稻穗,田鼠咬断稻秆的稻穗,无法摔打上,稻穗藏在稻草把里,仔细扒开,也有稻穗可以拾上。
回到家里,我们把稻穗上的稻子一点一点用手捋下来,积少聚多攒下来,稻子可观。有的孩子多的人家,双抢季节下来,拾的稻穗可攒下一个小孩的一年口粮。
二、捉泥鳅
秋天,是农民收获的季节,也是农民一年中劳动最充实、最喜悦的时候。小时候,我经常听我母亲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或许是那个年代,农民饿怕了,大家把粮食视为生命。
晚稻割完,母亲带着我去田里捉泥鳅。刚开始我是门外汉,在田里弯着腰走圈圈,掏泥洞洞,手指把泥洞洞堵塞住,一条泥鳅也捉不到。母亲告诉我,捉泥鳅也有技巧。在收割完稻子水干的田里,狡猾的泥鳅可以钻好几个泥洞洞,迷惑捉泥鳅的人。有经验捉泥鳅的人,会识别泥鳅的泥洞洞。新鲜的泥洞洞有泥鳅的黏液,手指一挖,泥鳅就出来了。有些泥洞洞一看洞口不新鲜,不滑溜,干干的,不像泥鳅刚钻进去那么滑润,手指沿着泥洞洞,挖了好一段也找不见泥鳅影子。泥鳅从泥洞洞这边进,那边又出去了,说明泥鳅已经钻出了泥洞洞,属于泥鳅溜走的空洞。
母亲又说,在水田里捉泥鳅,要选在中午太阳炙烤下,去捉泥鳅。天气炙热,泥鳅会躲在田埂边的杂草下,这时候,你要不动声色、小心翼翼地靠近泥鳅,眼要尖、手合拢呈碗状将泥鳅捧起来。当然,也有不慎,泥鳅会从你的手中滑溜掉,尾巴一甩,溅得你一脸泥水,像只大花猫。捉泥鳅,更有狡猾的泥鳅还会装死,它一见有人靠近,就翻着白肚皮,一动不动,屏住呼吸,在水田里漂浮着,乍一看,还真像条死泥鳅似的。
三、烤红薯
冬天,天气寒冷,嗖嗖的风,刮得我们浑身冰凉透心。尽管天气如此,依然阻碍不了我们的烤红薯计划。
我经常和一群小伙伴,早早把红薯偷偷放进书包,下午放学路上墨迹不回家,躲在田埂下,避着寒冷的风。大家合计分工明确。你找来砖块、石头,他找来枯枝、烂叶,我和泥垒起一个简易的灶炉。大家冻得手冰凉、身上发抖、鼻涕直流。灶炉点燃后,有时柴火比较潮湿,大家一见趴下身子,两手合成喇叭状,腮帮子鼓着气,嘴巴朝着灶炉使劲吹气,灶炉翻滚的白烟,熏得大家眼泪直流。咳嗽不断。柴火燃起来了,火苗像春笋一样一个劲地往上蹿。大家一见燃烧的火焰,身子顿感暖和起来,紧靠围坐在一起,用手从书包里掏出红薯,扔进火堆里。大家边烤着火,边嬉闹着,推推搡搡,打打闹闹,一点也不觉得冷。
红薯感觉快熟了,大家扒开灶炉的青灰,捧出滚烫的红薯,拍掉灰土,用手轻轻一按,确定熟了,揭开红薯皮,金灿灿的,随着一股香味扑鼻而来,馋得大家直流口水。滚烫的红薯,把大家烫得龇牙咧嘴,但谁也不觉得疼,依旧狼吞虎咽,总感觉这红薯香喷喷的、甜丝丝的太好吃了。
临走,大家撒了一泡“童子尿”把火灭了。
每一个童年的时光,多姿多彩。每一个童年的趣事,色彩斑斓。童年有情,童趣无限。乡村童年的趣事,在我的记忆长河里,是一缕永远抹不去的乡愁。
审阅:高杰
简评:童年趣事是一幅幅画,一首首诗,一支支歌,让人眷恋,心驰神往。
终审:严景新
作者:吴晓钦,男,汉族,江西井冈山市人,现居乌鲁木齐。新疆昌吉州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作品散见于《工人时报》《建筑时报》《少年文艺》《中国乡村》《当代文艺》《西部作家》《作家联盟》《作家文学》《作家网》《新疆日报》《乌鲁木齐晚报》《昌吉日报》《回族文学》等报刊杂志及网络平台。其小说《矿井下的报道》,散文《小凤,你还好吗?》获全国征文大赛二等奖,小说《向往的生活》获优秀奖。
编辑:卜一
本头条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文|梁衍文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今天是小孩节,拜读了文学群众师友佳作。想起自己的童年,说几件事,以欢度此节。儿童不知道好话孬话。七岁时背起书包高高兴兴上学去了,别的事都忘了。放学了,在学校门口玩,一个大人说我:“你看这个小孩的俩眼长多大!
乡村童年趣事孩提时,在乡村有许多童年趣事,有些早已忘却,有些早已模糊,有些却魂牵梦萦,记忆犹新……乡村的孩子,最有趣的就是拾稻穗、捉泥鳅、烤红薯了。一、拾稻穗夏天,天刚蒙蒙亮,母亲把我们叫醒。我和二哥搓着眼睛、伸着懒腰、打着哈欠磨磨蹭蹭起床
说的是童年趣事,其实是一件蠢事。蠢极了的事。先得交待一下,与这件事关联的主人公——矮老太爹,我母亲娘舅姓王,比较我母亲的辈份这样称呼的。因为矮老太爹个子不高,在姓王中的辈份太高,周边王姓人家,多称太爷辈。矮老太爹虽然不是村官,却是族长。生产
童年趣事童年的趣事就像海边的贝壳,闪闪发光;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数也数不清。我的童年充满了欢笑也充满了快乐……捡蛋记有一天,爷爷叫我去捡鸡蛋,我们跑到鸡圈旁,发现那里还喂了两只鸭子。那个时候我们还分不清什么是鸡蛋,什么是鸭蛋,我二话不说捡了
文/王广才年龄大了,睡觉少了,有时便躺在床上,回忆过往,儿时的趣事,一幕幕展现。逮蚂蚱的场景,时常想起。六月份,庄稼茂盛,野草丛生,人走过去,就有蚂蚱乱飞,这时候我就开始逮蚂蚱。蚂蚱有绿色的,褐色的,还有的像枯树叶,在路边,在地里,飞来飞去
万宁市第三小学三(5)班 黄思源童年,多么美好的时光。一桩桩童年往事,就像一朵朵鲜艳无比的鲜花,散发着无数芬芳的记忆。今天我就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的童年趣事。那是在我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家里来了许多客人,大家聚在一起别提有多高兴了。这时我悄悄地
童年趣事今年夏天,我开始学游泳。第一次来到一个陌生的更衣室,陌生的游泳池,看见陌生的教练,我不由得想起了童年的一件趣事。小时候的我十分怕水,每次听妈妈说:“小明,洗澡了。”我都会胆战心惊。爸爸妈妈为了让我不再怕水,就给我报了一个“蛙泳初学班
文|周绪维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回忆童年时光就像吃甘蔗一样需要用心体味和咂摸,一节一节的吃,留到最后的总是最甜、最让人记忆犹新的感动,这种感动恰似荷塘水面被鱼儿漾起的一圈圈涟漪,不断向外层层浸染、蔓延,直抵我们心间童年的那些经年往事。夏日
童年捕鱼趣事 文/丁贵林(吉林) 五十年代自然环境优美,我们家乡有句谚语:“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这是对当时物产资源丰富和自然环境美好的写照。我们村子前面有一条河沟,水流向饮马河,最后汇入松花江。河沟两边长满了野花野草,还有一片
文/郴州市第四十一完小33班 徐子澔 如果童年是一条小溪,那么童年的趣事就是小溪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如果童年是一台照相机,那么童年趣事就是一张张记录回忆和快乐的相片;如果童年是一罐蜂蜜,那么童年的趣事就是里面甜甜的回忆。 我家有一个存钱罐,我
文/周绪维 编辑|燕子 图片|网络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童年梦想,童年梦想是多棱的、朦朦胧胧的、多彩斑斓的。童年虽已随时光远去,但却依稀还是那样印记在脑海里,也总是令我们回味无穷,就像七星瓢虫甲壳上七个大小不一、瑰丽多彩的斑点一样,一点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个美好又快乐的童年,80后的我也不例外,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每天放学后最开心的事就是和小伙伴们愉快地玩耍,父母需要做农活,没有太多时间管小孩,因此只要放了学把作业做完我们就会和周边的小伙伴开启各种玩耍模式,现在回想起来还
文丨福林妈咪一转眼,80后的年轻人已经变成了四十岁的青壮年。我们有了家庭,有了工作,有了我们曾经幻想过的生活。作为父母最幸运的,也许就是我们经历了自己的童年,也正在经历着孩子的童年。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两代人之间的童年乐趣,产生了翻天覆
文 | 孙会昌我的童年,在姚寨镇前范集村度过,人们生活虽不富裕,但是,我的童年生活却是兴高采烈、无忧无虑的。现在回忆起来,还真是甜蜜啊!那时候,天天和发小们一起玩,还未上育红班的时候,我们就学会了去田里偷东西吃,什么大葱白、胡萝卜、水萝卜、
主播读经典,陪你说晚安。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闪电夜读,我是青州市融媒体中心主播张娜。童年,一个充满欢笑的字眼,童年,一个充满幸福的字眼。如果说童年它象一串晶莹剔透的珠链,那么童年趣事就象是那一粒一粒闪闪发亮的珠子,不时地催起我们对童年的回